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机动叶叶冠射线探伤机构,包括暗袋、增感屏、胶片、不锈钢板、底板、连接座、槽口、遮挡布、魔术子贴、魔术母贴和S形凹槽,所述不锈钢板共设有两个,且两个不锈钢板的内侧均固定有增感屏,两个所述增感屏的一端中间处均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胶片活动安装在两个增感屏的中间处,所述增感屏和不锈钢板均固定在底板的上端面中间处,所述暗袋套接在增感屏和不锈钢板的外侧,所述暗袋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槽口,所述暗袋的上端背离遮挡布的一侧固定有魔术母贴,所述暗袋、增感屏、胶片和不锈钢板的端中间处均开设有S形凹槽。本实用新型有利于通过射线对动叶叶冠进行安全质量检测的优点。
公开号:CN214334728U
申请号:CN202023116972.7U
申请日:2020-12-2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邱启军;林文镜;王刚
申请人:Shenzhen Nanshan Thermal Power Co ltd;
IPC主号:G01N23-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叶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机动叶叶冠射线探伤机构。
[n0002] 由各种放射性核素发射出的、具有特定能量的粒子或光子束流。反应堆工程中常见的有的射线、射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各种射线,由于电离密度不同,生物效应是不同的,所引起的变异率也有差别。为了获得较高的有利突变,必须选择适当的射线,但由于射线来源、设备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目前最常用的是γ射线和x射线。
[n0003] 经大量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922302790.X】,公开号【CN211741161U】,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化磁粉探伤仪,其包括一探伤仪主体、一端设置在所述探伤仪主体上的两磁轭脚,及与所述探伤仪主体连接的一电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磁粉探伤仪还包括一自动喷液件、一自滑动件和一控制器;所述自动喷液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探伤仪主体上的预定数量的喷嘴、设置在所述探伤仪主体内的一增压泵及一料箱,所述料箱通过所述增压泵与所述喷嘴连接,实现了磁粉探伤仪自动喷液,另通过设置可遥控的所述自滑动件,实现了磁粉探伤仪自动滑动探伤。因此,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磁粉探伤仪探伤操作自动化,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和适用性强,方便且结果准确度高。
[n0004] 国内尚无对动叶叶冠检测方法的规定,目前对该动叶叶冠的检验主要以渗透检测为主,但渗透检测难于发现叶冠R处内部缺陷问题,更重要的是,渗透检测属于表面检测,只能发现表面开口缺陷,无法对动叶叶冠的安全质量进行全面检测。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机动叶叶冠射线探伤机构,具备有利于通过射线对动叶叶冠进行安全质量检测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对该动叶叶冠的检验主要以渗透检测为主,但渗透检测难于发现叶冠R处内部缺陷问题,更重要的是,渗透检测属于表面检测,只能发现表面开口缺陷的问题。
[n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机动叶叶冠射线探伤机构,包括暗袋、增感屏、胶片、不锈钢板、底板、连接座、槽口、遮挡布、魔术子贴、魔术母贴和S形凹槽,所述不锈钢板共设有两个,且两个不锈钢板的内侧均固定有增感屏,两个所述增感屏的一端中间处均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胶片活动安装在两个增感屏的中间处,所述增感屏和不锈钢板均固定在底板的上端面中间处,所述暗袋套接在增感屏和不锈钢板的外侧,所述暗袋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槽口,所述暗袋的上端位于槽口的一侧固定有遮挡布,所述暗袋的上端背离遮挡布的一侧固定有魔术母贴,所述暗袋、增感屏、胶片和不锈钢板的端中间处均开设有S形凹槽,所述S形凹槽与连接座相背离。
[n0007] 优选的,所述槽口的长度小于暗袋的长度,所述遮挡布、魔术子贴和魔术母贴的长度均与暗袋的长度相等,所述魔术子贴和魔术母贴相互对应。
[n0008] 优选的,所述槽口位于胶片的正上端,所述胶片的厚度小于槽口的宽度。
[n0009]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座均与增感屏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连接座与穿透机体通过连接线相连接。
[n0010]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长度与暗袋的长度相等,所述底板的宽度大于暗袋的宽度。
[n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n0012]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增感屏和胶片,有利于实现对动叶叶冠进行检测的效果,在需要对动叶叶冠进行检测时,将增感屏和胶片通过一端的S形凹槽在动叶叶冠上进行滑动,通过在连接座的作用下,与穿透机体相连接,使穿透机体的X线转变成使胶片感光的可见光,实现对动叶叶冠进行检测,同时检测的结果显示在胶片上,便于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查看。
[n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n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n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中:1、暗袋;2、增感屏;3、胶片;4、不锈钢板;5、底板;6、连接座;7、槽口;8、遮挡布;9、魔术子贴;10、魔术母贴;11、S形凹槽。
[n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1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n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20]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燃机动叶叶冠射线探伤机构,包括暗袋1、增感屏2、胶片3、不锈钢板4、底板5、连接座6、槽口7、遮挡布8、魔术子贴9、魔术母贴10和S形凹槽11,不锈钢板4共设有两个,且两个不锈钢板4的内侧均固定有增感屏2,两个增感屏2的一端中间处均固定有连接座6,胶片3活动安装在两个增感屏2的中间处,增感屏2和不锈钢板4均固定在底板5的上端面中间处,暗袋1套接在增感屏2和不锈钢板4 的外侧,暗袋1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槽口7,暗袋1的上端位于槽口7的一侧固定有遮挡布8,暗袋1的上端背离遮挡布8的一侧固定有魔术母贴10,暗袋1、增感屏2、胶片3和不锈钢板4的端中间处均开设有S形凹槽11,S形凹槽11 与连接座6相背离,在需要对动叶叶冠进行检测时,将增感屏2和胶片3通过一端的S形凹槽11在动叶叶冠上进行滑动,通过在连接座6的作用下,与穿透机体相连接,使穿透机体的X线转变成使胶片感光的可见光,实现对动叶叶冠进行检测,同时检测的结果显示在胶片3上,便于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查看。
[n0021] 槽口7的长度小于暗袋1的长度,遮挡布8、魔术子贴9和魔术母贴10的长度均与暗袋1的长度相等,魔术子贴9和魔术母贴10相互对应。
[n0022] 槽口7位于胶片3的正上端,胶片3的厚度小于槽口7的宽度。
[n0023] 两个连接座6均与增感屏2通过导线电连接,连接座6与穿透机体通过连接线相连接。
[n0024] 底板5的长度与暗袋1的长度相等,底板5的宽度大于暗袋1的宽度。
[n0025]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工作中,在需要对动叶叶冠进行检测时,将增感屏2 和胶片3通过一端的S形凹槽11在动叶叶冠上进行滑动,通过在连接座6的作用下,与穿透机体相连接,使穿透机体的X线转变成使胶片感光的可见光,实现对动叶叶冠进行检测,同时检测的结果显示在胶片3上,便于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查看。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n0026]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燃机动叶叶冠射线探伤机构,包括暗袋(1)、增感屏(2)、胶片(3)、不锈钢板(4)、底板(5)、连接座(6)、槽口(7)、遮挡布(8)、魔术子贴(9)、魔术母贴(10)和S形凹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板(4)共设有两个,且两个不锈钢板(4)的内侧均固定有增感屏(2),两个所述增感屏(2)的一端中间处均固定有连接座(6),所述胶片(3)活动安装在两个增感屏(2)的中间处,所述增感屏(2)和不锈钢板(4)均固定在底板(5)的上端面中间处,所述暗袋(1)套接在增感屏(2)和不锈钢板(4)的外侧,所述暗袋(1)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槽口(7),所述暗袋(1)的上端位于槽口(7)的一侧固定有遮挡布(8),所述暗袋(1)的上端背离遮挡布(8)的一侧固定有魔术母贴(10),所述暗袋(1)、增感屏(2)、胶片(3)和不锈钢板(4)的端中间处均开设有S形凹槽(11),所述S形凹槽(11)与连接座(6)相背离。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机动叶叶冠射线探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7)的长度小于暗袋(1)的长度,所述遮挡布(8)、魔术子贴(9)和魔术母贴(10)的长度均与暗袋(1)的长度相等,所述魔术子贴(9)和魔术母贴(10)相互对应。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机动叶叶冠射线探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7)位于胶片(3)的正上端,所述胶片(3)的厚度小于槽口(7)的宽度。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机动叶叶冠射线探伤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座(6)均与增感屏(2)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连接座(6)与穿透机体通过连接线相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机动叶叶冠射线探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的长度与暗袋(1)的长度相等,所述底板(5)的宽度大于暗袋(1)的宽度。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Fleischer et al.1972|Particle track etching
Kim et al.1994|In situ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studies of foreign metal ions in nickel hydrous oxide electrodes in alkaline electrolytes
CN214334728U|2021-10-01|一种燃机动叶叶冠射线探伤机构
Mihalczo et al.1990|Dynamic subcriticality measurements using the 252Cf-source-driven noise analysis method
CN110308167B|2020-09-15|一种tbm岩渣射线透射成像ct实时扫描成像装置及方法
JP2004507713A|2004-03-11|非平衡条件下での低温核融合
CN206020308U|2017-03-15|一种可检测x射线是否泄漏的工业ct机
Kuwabara et al.2008|Coincident measurement of a weakly backscattered X-ray with a CPA laser-produced X-ray pulse
CN214408753U|2021-10-15|一种无损检测射线设备用防护外壳
CN212483415U|2021-02-05|一种无损式五金工具探伤检测装置
CN112945989A|2021-06-11|一种燃料电池的中子成像表征装置和应用
CN207717662U|2018-08-10|一种激光显微系统
Blagus et al.1989|Search for the Upper Limit for the Stimulated D+ D Nuclear Fusion in Metallic Deuteride
CN213633848U|2021-07-06|一种中子-γ射线联合探测装置
CN207853845U|2018-09-11|光伏组件el测试装置
Ríos-Martínez et al.1998|Performance of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cold-neutron prompt gamma activation analysis facility
Hawari et al.1994|The Materials Dosimetry Reference Facility
Matsunaka et al.2002|Studies of coherent deuteron fusion and related nuclear reactions in solid
Kawamura et al.1973|The rapid determination of barium in bone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Datta et al.1980|Charge distribution in the thermal neutron fission of Cm 245: Fractional cumulative yields of I 135 and Ba 140
Meadows et al.1980|A high-current deuterium gas target for neutron nuclear data research
Butler et al.1989|High-sensitivity search for neutrons during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US5703371A|1997-12-30|Modified notched energy filter neutron radiography camera for non-destructive determination of hydrogen content of irradiated BWR fuel elements
Du et al.2021|Screener3D: a Gaseous Time Projection Chamber for Ultra-low Radioactive Material Screening
Lutz et al.2021|Determination of the through-plane profile of vanadium species in hydrated Nafion studied with micro X-ray absorption near-edge structure spectroscopy–proof of concept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116972.7U|CN214334728U|2020-12-22|2020-12-22|一种燃机动叶叶冠射线探伤机构|CN202023116972.7U| CN214334728U|2020-12-22|2020-12-22|一种燃机动叶叶冠射线探伤机构|
[返回顶部]